2025 08/11 14:11:55
来源:华夏银行杭州分行

“活水”润湿地 绿意生“金银”

字体:

  晨曦微露,湖州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笼罩在薄雾之中。芦苇荡里,几只天鹅正悠闲地梳理羽毛;水面上,黄嘴白鹭轻盈掠过,荡起圈圈涟漪。这幅动人的生态画卷背后,涌动着一股来自华夏银行杭州分行的“金融活水”——8000万元绿色信贷投放,为这片生态湿地注入了新的生机。

  一脉生态活水背后的金融担当

  翻看仙山湖的生态数据:695.31公顷湿地中栖息着212种植物、206种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达21种……近年来,随着文旅开发深入,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面临着生态修复的迫切需求。如何破解“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命题,成为摆在建设者面前的必答题。

  “湿地生态系统就像一面镜子,一旦破碎就很难复原。我们亟需资金实施生态基底加固和景观提升,但传统融资模式难以匹配项目的长周期需求。”长兴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的坦言,道出了生态保护领域普遍存在的金融痛点。

  作为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在湖州区域的二级分行,华夏银行湖州分行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企业的实际需求后,迅速启动绿色金融快速响应机制,第一时间组建了分、支行联动的专项服务团队。

  “以筑牢生态基底,提升旅游品质。这一需求与华夏银行杭州分行深耕绿色金融的战略契合。我们仅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一周内完成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制定以及初步申报。”华夏银行湖州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分行随即开启专属绿色审批通道,通过高效评估与量身定制授信方案,于今年分两期完成了总额8000万元贷款的精准投放,确保生态修复资金“活水”及时到位。

 一套组合拳打出生态经济双赢局

  这笔关键资金如同及时雨,直接用于仙山湖湿地生态维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其成效已初步显现:

  景区已启动游船码头改造、环湖步道修缮、植被养护等专项工作。针对园区内使用十余年的老化设施,将分阶段进行生态化更新改造,提升景区吸引力、竞争力及游客体验感;在生态保护方面,景区注重生物多样性维护,已编制专项评估方案并提交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审批,通过科学规划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包括水系保护、原生植被恢复、野生动物栖息地优化等内容,实现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的互利共赢。

  “华夏银行绿色信贷投放,是生态跟经营的互补。”华夏银行湖州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仙山湖湿地由地方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引入“叶太熊”等专业品牌运营民宿、研学项目,通过收益分成实现可持续循环;与湖州师范学院合作的萤火虫繁育项目,既丰富了生物多样性,又打造出“星空露营”特色产品。

  景区相关负责人谈到,“生态得到保护,游客获得更好体验,周边居民也因旅游业发展增加了收入。华夏银行的这笔绿色信贷,实现了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转化。”

  一幅面向未来的绿色发展蓝图

  仙山湖项目只是华夏银行杭州分行绿色金融版图中的一隅。湖州分行以“绿色金融创新示范行”为支点,将绿色信贷资源向生态保护、绿色发展领域倾斜,通过专项贷款、优惠利率等多元化服务方式,着力构建金融支持与生态修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华夏银行杭州分行的绿色足迹遍布湖州:支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让满目疮痍的矿坑重披绿装;助力扬子鳄栖息地保护,为这其撑起“保护伞”;参与下渚湖湿地综合治理,恢复江南水乡的生态本底;推动传统桑基鱼塘生态开发,实现古老农耕智慧的现代传承。

  “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是责任,更是机遇。”华夏银行杭州分行负责人表示,“我行将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与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更坚实的金融力量。”

  截至目前,该行在湖州地区的生态金融类融资规模已突破10亿元,支持了20余个重点生态项目。2024年,获评总行系统内首家“绿色金融创新示范分行”称号。

  细雨如丝,轻拂过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菖蒲丛;芦苇荡深处,一群白鹭正踏着暮色归巢,洁白的羽翼掠过波光潋滟的湖面;观景台上,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将这“水鸟翔集、苇荡摇曳”的生态画卷定格成永恒。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想起湿地公园工作人员的感慨:“以前我们向自然索取,现在学会了与自然共生。”这句质朴的话语,恰似一把钥匙,打开了华夏银行杭州分行以金融之力守护绿水青山、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的实践密码。(汪菁璐/文 华夏银行杭州分行/供图)

【责任编辑:张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