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0/13 12:24:54
来源:松阳县委宣传部

浙江松阳“三乡人”机制促共富

字体:

  老屋檐角轻轻挑起清早晨光,山间雾气漫过梯田,浸染黄墙黛瓦,推开民宿的木窗,满山青翠扑面而来。这里是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的“网红村”——国家级传统村落陈家铺村。

  近年来,每逢暑期,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陈家铺村的停车场爆满,多数游客必须换乘大巴车才能进村。

  若把时间拨回10年前,眼前会是另一番景象。“整个村子只剩下二十多位老人,很多老房子破败不堪。”陈家铺村党支部书记鲍朝火回忆,那时的陈家铺村面临“整乡搬迁,下山脱贫”。

  转机始于2016年。当年1月,松阳县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拯救老屋行动”项目整县推进试点县,秉承“最小干预”的原则,启动“拯救老屋行动”。陈家铺村完成了对50余幢老屋的生态修复工作。

  同一年,被誉为“全球十大最美书店”之一的先锋书店与著名民宿品牌飞茑集先后与陈家铺村签约,迅速吸引大量游客。陈家铺村名声渐响,文创基地、西餐厅、茶室、咖啡馆等新业态随之落地开花。

  更令鲍朝火欣慰的是,村里的年轻人多了起来。

  先锋书店店长潘思捷是“新乡人”,原计划只在陈家铺村短暂停留,却被这里的山水人情留住。在她看来,陈家铺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有城市给不了的生活。

  在文创店工作的杨阳一家则是“归乡人”。“最开始是我爸妈回来,看到陈家铺变得这么好,赶紧把我叫了回来。”杨阳笑着说,就在不久前,她回乡满一年,成功领到了一万元的就业补贴。

  如织的游客,不仅唤来了“新乡人”,唤回了“归乡人”,更让“原乡人”在家门口富了起来。

  在这个话题上,鲍火娟夫妻俩最有发言权。他们一边在家门口的飞茑集上班拿工资,一边把自家闲置的老屋出租收租金,闲暇时还售卖番薯干、端午茶等农产品。“一年有三项收入,赚得比在外面打工还多!”话语间,是藏不住的满足与喜悦。

  “我们构建起‘原乡人资产出租+新乡人经营管理+归乡人回家创业+强村公司资源入股’的联结机制,推动陈家铺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鲍朝火介绍。

  村民增收的路子还在不断拓宽:陈家铺村创新推出“车票变消费券”模式,游客凭车票进村消费可抵10元;在刚结束的云崖间西瓜民宿专场品鉴会上,帮助村民售出1700余斤西瓜,切实拓宽了农产品的销路……

  2024年,陈家铺村接待游客突破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4000万元,村集体收入达345万元。

  “三乡人”共富的故事,在松阳比比皆是——

  在三都乡松庄村,“新乡人”孙培租下18幢老屋打造“桃野”民宿综合体,每年为三都乡引流约8万人。与此同时,她还发起引入艺术家驻留计划、“山野共织”艺术驻地项目,吸引更多艺术家入驻。如今的松庄村,已然蜕变为充满文艺气息的 “艺术村”。

  安民乡携手“乡村振兴共富合伙人”曾小洁,共同打造了“不孤岛”户外空间项目。开放不到两个月,“不孤岛”空间就接待1万多名游客,增收近10万元,不仅每年给予村集体3万元分红,还有效拉动了周边民宿及农产品消费。

  “乡村振兴太需要这些‘新鲜血液’了!”安民乡人大主席邱土基感叹,从“外来客”到“领头雁”,一大批带着新思维的青年纷至沓来,为松阳县乡村发展注入创意与力量。

  为了让青年人才回得来、留得下,松阳县政府诚意满满: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才在松阳就业可享受6000元-10万元的就业补贴;对在松首次购买唯一商品住房、符合补贴细则规定的人才,给予5万元-500万元的购房补贴;设立“青松向阳·创新创业奖”,根据获奖等次给予5万元-30万元的创业启动补助……

  “唤来新乡人,唤回归乡人,唤醒原乡人,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三乡人’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其才、大显身手,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鲍朝火表示。(张欣怡/文 松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郭妍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