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树立起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浙江作为东部沿海省份,在这30年间,以实际行动推动妇女事业发展,把促进妇女全面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在健康、教育、就业创业等方面取得实效。
健康保障:筑牢妇女健康防线
30年时间里,浙江始终将妇女健康摆在优先发展位置,省妇联携手相关部门,聚焦妇女健康迫切需求,积极推动将关键健康项目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大盘。
在威胁女性健康的两大“杀手”——乳腺癌和宫颈癌的防治阵地上,浙江的探索实践走在全国前列。2017年起,浙江便将城乡妇女免费“两癌”检查项目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并率先实现检查人群的城乡统筹,从农村适龄妇女扩展至所有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35至64岁女性。2024年,浙江宫颈癌早诊率达到95.9%。“两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成效明显,宫颈癌和乳腺癌死亡率得到控制。

嘉兴海宁市开展城乡妇女“两癌”筛查工作。新华网发 嘉兴市妇联供图
2025年上半年,嘉兴市妇女联合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妇幼保健院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路生花”科普系列巡讲项目,通过专家下沉、资源联动、精准服务,让优质医疗资源“飞入寻常百姓家”。健康青春校园行、“两癌”筛查飞行检查行动……针对不同年龄段女性需求,项目提供分阶段健康守护。2025年上半年,项目已完成宫颈癌筛查14.1万人、乳腺癌筛查14.9万人,并建立名医工作室提供标准化诊疗服务。
教育赋能:拓宽女性成长道路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资源均衡到质量跃升,教育赋能成为浙江女性人生出彩的推动力。
为不断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可及性,浙江持续发力:积极推进幼有善育、学有优教领域项目200多个,年度投资490多亿元;深化随迁子女入学“一件事”改革,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到95%;推动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暑假向青少年免费开放、开展美育系列活动;开展“爱心托班”服务2500余场次,惠及职工子女8.8万人次。
在实现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目标时,浙江关注农村、残障等困难女童和女性的受教育权利。2018年,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发起“圆梦助学”项目,实施“困难补助+成长引领”的新型“品质助学”。截至目前,项目联合140家社会组织,51家爱心单位,募集爱心善款3500余万元,资助学子12521人次。

圆梦助学项目困境学子研学营活动。新华网发 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供图
当前,浙江女性平等接受各阶段教育程度显著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性别差距已基本消除,高等学校在校生中女生比例保持在50%以上,妇女平等享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
就业创业:激发女性发展活力
从科研攻关一线到乡村振兴田野,从智能制造前沿到数字经济蓝海,长期以来,浙江妇女广泛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在各行各业绽放光彩。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专家韩喜球曾19次出海科考。在有“魔鬼西风带”之称的西南印度洋,她带领团队发现了20多处多金属硫化物矿点。“深海探索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数字赋能和‘较真’的力量。”韩喜球认为,女性的细致与坚持,是科学突破的重要助力。
为更好激发这股“她力量”,浙江省科技厅和省妇联联合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更好发挥作用的若干措施》。放宽青年项目申请年龄限制、支持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科研工作、鼓励科研单位设立女性科研回归基金、资助女性科研人员生育后重返科研岗位……14条鼓励支持措施,切实为女性科技人才成长解决后顾之忧。

2024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女科学家论坛现场。新华网发 温州市妇联供图
对女性科技人才的保障支持,是浙江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浙江围绕女大学生、女性创业者、农村妇女、育儿妇女、困境妇女等重点群体,推出巾帼就业创业“十百千万”促进行动,通过举办十场以上女大学生招聘活动,开展百场女性创业技能提升培训活动,提供千个“生育友好岗”,促万名女性新增就业等,促进妇女高质量充分就业、增技增收。
未来,浙江省妇联将聚焦妇女数字发展,提升“AI+妇女”“AI+家庭”“AI+妇联”工作能力,让数字时代的“她”在更多领域展现无限可能;推动妇女开放发展,搭建国际沟通交流平台,构建全球妇女峰会精神宣传矩阵;进一步构建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链条,推动性别平等理念与社会文明深度融合,让每一个“她”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张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