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龙港的发展史,是一部镌刻着改革印记的奋斗史、创新史。自1984年建镇,尤其是2019年撤镇建市以来,这座浙南城镇乘改革开放东风,历经“农民城—小城市培育—撤镇设市”三次跨越,从滩涂渔村蜕变为“中国第一农民城”,再到新时代首个“镇改市”,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书写了城镇化改革的传奇篇章。
新华社浙江分社推出系列报道《新型城镇化改革龙港经验》,在新华网刊播。
新华网杭州10月15日电 面对市场需求多变、成本持续攀升、同业竞争加剧等挑战,传统产业集群如何突围跃升?作为全国三大印刷包装产业基地之一的浙江温州龙港市,以“链印聚能·智造未来”产业链党建为抓手,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引领赋能印刷包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历经40余年发展,龙港印刷包装产业已集聚经营主体超4.3万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然而,“低小散”曾长期制约着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过去企业间同质竞争激烈、协作不足,面对市场变化时往往势单力薄。”当地一位企业负责人坦言。
为破解发展瓶颈,龙港市深入推进“链印聚能·智造未来”产业链党建,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牵头构建产业链党建联建协调机制,整合市委组织部、市经济发展局等职能部门、行业商会及链上龙头企业党组织力量,形成“党委统筹、链条牵引、多方联动”的发展新格局。

“链上党组织建设是推动变革的关键一环。”龙港市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建立“问题收集、分类处置、反馈跟踪”闭环机制,企业反馈问题得以高效解决:简单问题反馈由协会支部收集随时处置,一般事项直报职能部门协调,疑难复杂事项由市委组织部每月调度。机制运行以来,已协调解决各类问题数百件,企业办事效率显著提升。
“我们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目的就是打通堵点、连接断点,让产业链上下‘一盘棋’。”龙港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多亏了党员先锋队,帮我们解决了薄膜印刷附着力不足的难题。”温州金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口中的“党员先锋队”,正是龙港市整合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及链上龙头企业技术骨干成立的党员技术攻坚团队。他们围绕行业关键“卡点”设立“揭榜挂帅”项目池,党员技术骨干带头攻关。同时,“人才巡诊”模式每月组织专家深入企业“把脉问诊”,“科技副总”机制则从高校院所引进人才结对重点企业,推动链式技术突破。
“指导帮扶不能‘解一时之渴’,关键路径在于将应急支持转化为系统的创新赋能。”龙港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龙港市以党建联建统筹多方力量,建成温州首家印刷包装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依托“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一体化培养,已培育1687位数字化印刷高技能人才,4123位印刷人才取得技能证书。
沿着印刷包装产业链上下游,一批“共富工坊”应运而生。链上企业将有一定技术含量、薪酬更高的生产环节转移至工坊,并提供专业指导和常态化培训。社区与企业携手,探索“企业保订单、社区保质量”的协作模式。
“以前接零活,收入不稳定。现在工坊订单来自正规大企业,收入涨了,还在家门口。”在龙港市凤灵社区灵心巧手·共富工坊内,正在操作覆膜机的谢阿姨笑着说。龙港市通过“共富订单发包中心”统筹链上企业外包需求,建立“订单池”,根据各工坊产能和资质进行智能匹配,确保了工坊订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截至目前,上述共富工坊已吸引周边近70名灵活就业者,人均月增收超4000元,旺季时最高收入达9300元。
此外,位于新城、印艺小镇、产业园区等区域的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提供政务、金融等“一站式”服务,还设有“四点半课堂”、假期托管班,解决企业人才的后顾之忧;结合产业链各领域发展需求,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下沉链上企业常态开展问需服务,帮助链上企业争取政策支持。
据悉,截至目前,龙港市印刷包装规上企业超220家,全链条年产值突破300亿。2024年以来,67家链上企业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产品专利31项,全市印刷包装产业出口值28.53亿,带动产业链及相关环节新增就业岗位超3000个。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龙港市相关负责人表示,龙港将继续深化“链印聚能·智造未来”产业链党建,不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汪菁璐)